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社科论文

媒介素养的概念

美国是全球媒体生产和发行的经济领导者,是全球媒体产品的出口力量,在媒体文化发展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其报纸、广播,特别是电影、电视和互联网主导了全球信息领域,其大众媒体对全球不同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小觑。虽然由于地区、社会和文化原因,美国在媒体素养教育领域的发展明显落后于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但经过几十年,特别是近一二十年,美国的媒体素养教育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机制和特点。


媒介素养的概念


(1)媒体素养的概念


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媒体素养教育在欧洲起步以来,关于媒体素养概念的争论不断。在20世纪80年代,除了媒体素养,“媒体研究”(media studies)”、“媒介教育(media education)术语同时存在,并引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的争议。与各地媒体相比,前者体现了对媒体的认知分析。1992年,在阿斯彭研究所召开的全国媒体素养领导人会议上,不同的学者对媒体提出了不同的概念。经过激烈的争论,会议决定保留媒体素养,并将其定义为“各种形式的媒体接触、分析、评价和制造能力”。然而,一些学者反对这一定义,认为它不强调“创造”。例如,英国著名媒体教育家马森坚持认为,媒体素养的目标“不仅是批判性的概念和理解,而且是批判性的自治”[1],强调学生独立决定媒体的能力。托森还在自己的定义中强调了个人主动性,认为媒体素养是“我们每天通过电视、广播、电视和杂志创造个人价值的能力,当然,以及广告吸收的语言和视觉信号。”这是选择和选择的能力,质疑和提问的能力,维护我们周围发生的事情概念的能力――不是被动和软弱的”[2]。Rubin认为,媒体素养是对以下要素的理解:传播来源和技术、使用的符号、制造的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的选择、解释和影响[3]。


即便如此,阿斯彭大会的定义也因其简洁性和概括性而成为媒体素养的概念。随着21世纪媒体技术和文化的变化,美国媒体素养中心在2002年发布的《媒体素养工具箱》中扩展了这一概念:媒体素养是21世纪的一种教育方式。它以多种形式出现――印刷、视频和互联网――它为媒体接触、分析、评价和制造提供了一个框架。媒体素养是基于对媒体社会角色的理解,也是基于民主公民必要的探索和自我表达的关键技能[4]。这一定义更多地呈现了媒体素养的社会文化场景,也更多地引起了对媒体教育意义的思考。


(2)媒体素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媒体素养的观点取决于观察者的身份,媒体素养定义的变化最初是随着媒体素养教育者的理论基础和教育目标而变化的。有些人认为媒体素养是香烟、毒品或物质主义犯罪的盲目解药;有些人认为媒体素养主要是让学生成为课程中的批判性思维者;有些人认为媒体素养是对社会公平和平等的积极参与。不同的媒体素养教育目标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例如,审美方法将电影或电视视视为一门特殊的文学。对其他人来说,媒体素养的目的是职业教育,培养平面艺术或计算机编程等能带来就业机会的技能。对于越来越多的宗教团体来说,价值教育是主要目的[5]。


Potters认为“控制”是媒体素养的一切[6]。当我们有媒体素养时,我们可以选择我们想要的意义,建立我们想要的生活,摆脱媒体对我们的误导和控制。Considine曾将媒体素养教育的目标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保护公众免受不良媒体内容的影响;二是通过提高媒体交流能力,为公民素养打下基础;第三,从对媒体的批判性解读中有快乐[7]。媒体素养教育一方面旨在保护公众免受媒体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希望成为公众交流经验的工具,提供交流和审美幸福。美国媒体素养教育联盟在其发布的《美国媒体素养教育核心原则》中明确提到,媒体素养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所有年龄段的人培养探索习惯和表达技巧,这是当今世界成为批判性思维者、有效沟通者和积极公民的必要能力[8]。无论重点如何,媒体素养的关键都是批判性分析。媒体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实验室,帮助他们成为深入的思考者,在民主社会中独立表达,最终成为具有强烈责任感和执行力的公民。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