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医学论文

乳腺癌手术新辅助化疗在TAC方案中的临床观察及不良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TAC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乳腺外科治疗的可手术乳腺癌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AC序贯T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TAC化疗方案治疗,2-4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腋窝淋巴结变化、毒副反应及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腋窝淋巴结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脱发等毒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腹泻、神经毒性、心脏毒性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转移率及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效果显著,使肿瘤更易达到手术要求,减少淋巴转移,且毒副反应较低,患者耐受性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TAC方案;疗效;不良反应

    乳腺癌是女性好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恶性肿瘤的32%,对女性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临床研究表明,早期乳腺癌即存在有微转移的可能,即使行手术切除原发病灶,隐匿的微小转移灶仍在继续发展,所以手术可能未将肿瘤细胞完全清除[1]。为了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远处转移,临床在术前均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法,以全身化疗做为乳腺癌的第一步治疗,以消灭微小肿瘤病灶,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提高治愈率[2]。临床可供选择的化疗方案较多,本研究探讨TAC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乳腺外科治疗的可手术乳腺癌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39.6+4.4)岁,病程1-6个月,肿瘤直径1-3cm,腋窝淋巴结阳性44例;对照组60例,年龄27-72岁,平均年龄(42.3+3.8)岁,病程1-4个月,肿瘤直径1-4cm,腋窝淋巴结阳性4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乳腺癌诊断标准,经病理检查确诊,均为浸润性导管癌,卡氏(KPS)评分≥70分;按NCCN指南标准分期,Ⅱ期74例、Ⅲ期46例;所有患者化疗前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等均在正常范围内,化疗耐受性好;排除有过乳腺癌化疗史者、乳腺癌为其他肿瘤转移病灶及合并其他肿瘤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程等无明显差异,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1)观察组采用TAC化疗方案。采用多西他赛注射液(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4301)75mg/m2,吡柔比星(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30106)50 mg/m2,注射用环磷酰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2020857)600 mg/m2,21d为1个周期[3]。(2)对照组采用AC序贯T化疗方案。多柔比星(辉瑞制药(无锡)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13334)50mg/m2,注射用环磷酰胺600mg/m2,第1d使用多西他赛注射液75mg/m2,21d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2-4个周期后行手术切除乳腺肿瘤。化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预防性使用止吐、升白药物并于化疗24h后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并监测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4]。

1.3疗效判断标准根据国际抗癌联盟的标准判定。完全缓解(CR):原发肿瘤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肿瘤两径乘积缩小50%以上;稳定(SD):肿瘤两径乘积缩小在50%以下,或增加少于25%;进展(PD):肿瘤两径乘积增加 25% 以上或出现远处转移及新的病灶[5]。有效率=( CR+ PR)X100%。

1.4观察指标:化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包括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脱发、神经毒性、心脏毒性等;术后随访1-3年,观察两组患者复发率、转移率及生存率情况;观察化疗后淋巴结病理情况,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综合判断,可触及淋巴结肿大,质地偏硬,活动度差或固定不移,穿刺细胞病理呈阳性即可确诊[6]。

1.5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治疗乳腺癌的一般方式为手术清除肿瘤,术后配合放化疗巩固治疗。但随着临床治疗的深入,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在术前接受辅助化疗,有利于减少复发转移的风险。而对于腋窝淋巴结阴性者提示具有较好的预后,在辅助化疗中的受益可能较少,固临床可减少对阴性者的化疗疗程甚至不采用化疗[7]。新辅助化疗的产生,由术后化疗扩展到术前化疗,提高了手术切除机会,降低了致残手术的使用,促进了保乳手术的开展,为临床提供了新的化疗思路。

临床对于化疗方案的选择基于淋巴结状态、激素受体状况及其他预后危险因素等综合进行考虑,并注意辅助化疗与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的结合,向患者提供最佳的个体化治疗策略。以多西他赛为基础的TAC方案被认为是对腋淋巴结阳性或腋淋巴结阴性的高危患者的首选化疗方案,对于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远期生存率,降低复发转移率均有重要意义。TAC方案采用蒽环类及紫杉类药物联合应用,按国际标准剂量水平给予化疗,可获得较好的化疗耐受水平。AC序贯T化疗中多西他赛的标准剂量为100mg/m2,考虑到患者对此剂量较难耐受,故本研究采用的是75mg/m2,但剂量的降低会使疗效降低,故临床AC序贯T的疗效较TAC方案差[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腋窝淋巴结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脱发等毒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腹泻、神经毒性、心脏毒性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转移率及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TAC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显著,对于提高腋窝淋巴结转阴率,增加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复发转移,提高生存周期均有明显作用,且不良反应多能耐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晓清,刘鹏熙,任黎萍等.TAC与FAC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38-40

[2]海健,伍招云,毛杰等.TAC 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4):2166-2170

[3]王斌,赵倩,朱丽萍.乳腺癌保乳手术前应用TAC化疗方案59例[J].中国药业,2014,23(13):72-74

[4]阮寒光,熊娟,邬蒙等.TAC与TP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18(2):133-136

[5]赵世韬,杜红阳.TAC与CAF方案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5C):1710-1711

[6]臧梦芳,只向成,张敏等.TAC、TEC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效果比较[J].山东医药,2011,51(6):20-22

[7]王惊华.TAC方案在乳腺癌辅助化疗中应用的临床分析[D].吉林:吉林大学,2012:1-44

[8]林智蔚,苏静.三阴性乳腺癌应用TAC方案术前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6,29(2):154-156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