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医学论文

医学微生物学与临床紧密结合的特点

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密切相关。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医学微生物学涵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这就要求医学专业的学生在掌握本课程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然而,由于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本身具有知识点多、分散、难记忆、易混淆等特点,传统的以教材为主体,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也不利于实现现代医学教育培养实用创新综合医学人才的目标[1]。我校对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的培养实行“3”+“5模式”(即3年文化基础教育加5年医学教育)。医学微生物学作为医学基础课程之一,被安排在医学教育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在此之前,该专业的学生已经就《生物化学》进行了讨论、《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等基础医学课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其次,就学生自身素质而言,八年制学生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强。此外,我校八年制班级人数一般在20人左右,人数较少,具备小班开课条件[2]。因此,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结合八年制学生自身的特点,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八年制临床医学学生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1案例引导教学法

传统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模式通常首先教授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形状,然后讲授其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

这种系统规律的教学方法,方便学生记住各种理论知识点,但相对枯燥乏味,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因此,可以利用医学微生物学与临床紧密结合的特点,用临床案例引出教学内容。临床病例的选择非常重要,既要贴近临床、实践,又要体现基础知识点。首先,通过给出合适的临床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然后教师系统讲解微生物的基本原理和知识;接下来,回到最初的临床案例,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对病例提出诊断和治疗方法。最后,老师总结学生的意见,去伪存真,查漏补缺,提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要求。例如,在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型肝炎)病毒的教学中,可以先给出一个人的“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查报告,提出问题:受试者是健康人、病毒携带者还是感染者?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下一步;通过老师讲解乙肝病毒的基本知识点,如形态结构和致病性,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讨论初始病例;最后,老师总结并强调掌握乙肝病毒的形态结构、诊断和防治等几个重要知识点[3]。这样的课堂组织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找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2文献阅读研讨会

医学微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与医学相关的致病微生物,它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识别新的病原微生物,过去基本控制的致病微生物再次流行,构成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知识更新的快速变化相比,教科书中的知识相对固定,教科书更新的速度远远落后于知识发展的速度[4]。因此,要了解一门学科的前沿进展,阅读文献是必要的。因此,在临床八年制学生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开设了文献阅读研讨会,并安排在理论课的最后两节课上。此时,学生对微生物学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和理解,并有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课程的开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准备工作。在课程开始之前,作者将制定一个主题,如禽流感病毒的感染和流行,然后列出几个相关的问题,如(1)为什么禽流感会导致人类感染?(2)什么情况下可能导致禽流感大流行?(3)目前对禽流感有哪些有效的防治措施?(4)作为一名医学生,你能为禽流感引起的恐慌做些什么?然后,对中英文文献1进行经典综述~两篇文章,让学生课后针对专题和给出的题目,阅读文献查找资料。接下来是课堂讨论部分。针对八年制学生人数少的优势,分组讨论。将20名学生分为A、B、C、D四组,每组5名学生分别对应1组~5的编号,即A1、A2、A3、A4、A5等,每组分别讨论一个问题,5~8min之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对自己讨论的问题进行总结和陈述;然后,,,A、B、C、D4组中,每组编号相同的学生重新组合成新组,即A1、B1、C1、D一组,以此类推,共5组。5组学生交叉讨论4个问题5~8min。最后,老师总结了整个文献讨论。文献阅读研讨会的开设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交叉讨论的分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能够更彻底地参与和理解文献。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