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医学论文

临床实践的教学模式有哪些?

1、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问题。目前,我国临床医学教学普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生的学习观念需要遵循教师的思想,这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强调学生死记硬背教材中的知识点,但大多数学生无法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将其运用起来,学生无法将知识点灵活运用到实际的临床问题中。对于教师来说,教师的角色是评论员,只是向学生讲解他们所知道的知识和教材中涉及的知识。因此,他们只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教材,能够清晰地向学生讲解教材中的知识,即使他们履行了教师的责任。即使在新的课程改革之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是想尽办法让自己的语言更加幽默,能够用简单的方式讲解问题,让学生爱听。

2.学生学习的问题。临床医学对理论和实践有很强的要求,尤其是对理论知识。医学理论具有广泛、广泛、分散、混乱等特点。因此,在记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记住它,并且需要持续很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感到无聊,学习的热情也会逐渐减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量呈指数级增长。对于医学生来说,需要记住的医学知识本身已经达到了学生自己的极限。此外,他们还需要学习其他知识,这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3.教学评价的缺点。事实上,医学教育界已经对这些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然而,自我国教育改革以来,这些问题一直存在。主要原因是现阶段考核制度和考核制度尚未改革。现阶段的考试制度仍然是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偶尔,案例分析问题只占很小的分数,迫使学生花费大量时间记忆理论知识。现阶段的教学评价方法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强调学生临床素养的培养。

二、解决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1.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病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中国,大多数医学院本科生需要四年的理论学习和实习时间,然后安排到医院实习一年,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间隔太长,早期理论学习缺乏临床实践,学生很难真正学习知识,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只能死记硬背。在后期的医院实习阶段,很多学生已经忘记了所学的知识,知识储备明显不足。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基础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脱节,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无法熟练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如果学生在学习了1到2年的理论知识后进入临床教学医院学习,合格的主治医师负责领导和教学,并在临床实践中讲解各种理论知识。在病例分析中复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等,同时解释临床知识,让学生早期接触患者,积极开展病例分析,使学生在临床实践中与所学的理论知识密切相关。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导师的指导下,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然后报告病史,讨论病例,分析诊断和治疗的原则和疾病的治疗原则。教师还可以使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于不利于观察或临床罕见的疾病,可以通过视频教材或模型教学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查阅参考文献和资料。此外,教师还可以安排适当的讲座和学术报告,使学生真正学习各种医学知识,积累实践经验,加深对临床疾病的理解。

2.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质量和水平有了阶段性的提高。在媒体曝光的众多医疗事故中,很多都是医患沟通不到位,相关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的。许多学生将成为未来医学界的支柱,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奉献精神势在必行。目前,在中国计划生育的影响下,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思想道德素质水平不均衡,加上学生就业困难、投资高、风险高、医患关系差,导致学生对就业前景感到困惑,使学生失去思想方向,缺乏学习热情。临床实践是临床医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过程。在临床工作中,医生每天都会与患者进行大量的沟通。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医学生不仅要学习临床医学知识,还要学会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积极学习教师的日常沟通技巧,尊重患者的隐私,了解患者的感受。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首先要提高医学生的沟通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沟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与患者沟通。

三、结束语

我国临床医学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临床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要注意加强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