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医学论文

分析、探究小儿腹泻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摘要] 目的 對小儿腹泻的病因和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 便利选取在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对其病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根据患儿具体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平均的分为A、B、C 3组,A组接受口服药物治疗,B组接受的是的输液治疗,C组接受的是口服药+输液结合的治疗方法,对3组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整体来看小儿腹泻主要由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两大类构成,其中非感染因素居多(占67.5%),在非感染性原因中食物性腹泻最多占到了总数的39.1%,而感染性因素(32.5%)中最多的致病因为轮状病毒感染占到了总数的25.0%;在治疗效果方面,A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0%,B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5%,C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3组之间治疗的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口服配合输液治疗的C组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其他两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腹泻最主要的致病原因包括非感染因素中的食物性腹泻和感染性因素中的轮状病毒感染等,临床上采用口服+输液治疗的方式能收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causes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s of infantile diarrhea. Methods 120 cases of infantile diarrhea treated in thi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arch objects, and the causes of the illness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ways of specific treatment, the 120 objects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group A, B, C, group A for oral drug treatment, group B for infusion therapy, group C for oral drug combined with infusion treatment,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ree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In general, diarrhea in children was mainly composed of two factors: infection factors and non-infectious factors, of which non-infectious factors accounted for 67.5%, among the non-infectious causes, the food diarrhea accounted for the most up to 39.1% of the total, and among the infectious factors(32.5%), the most pathogenic was rotavirus infection, accounting for 25.0% of the total; in the treatment effect,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group A was 90.0%, group B of 92.5%, group C of 95.0%,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three groups (P>0.05). However,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group C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wo group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main causes of pediatric diarrhea include food diarrhea in non-infectious factors and rotavirus infection in infectious factors, and the oral and infusion treatment for clinical use can obtain better clinical effect.

[Key words] Infantile diarrhea; Etiology; Treatment methods; Comparison; Analysis

    小儿腹泻又可以称之为小儿消化不良属于儿科的常见的常见疾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以夏秋季节居多。近年来,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的频发,该病的发病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1]。该研究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主要就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小儿腹泻患者对小儿腹泻原因及临床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所有患儿均经进一步的诊断其症状符合小儿腹泻的相关确诊标准。其具体类型为:急性重型腹泻24例,急性轻型腹泻46例,腹泻合并轻度脱水者27例,腹泻合并中度脱水者13例,腹泻合并重度脱水6例,腹泻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者2例,腹泻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者1例,腹泻合并惊厥者1例。将这120例患儿分为A、B、C 3组,每组40例患儿,其中A组为口服药物治疗,该组中男22例,女18例;病程为1~14 d,平均为(3.5±2.1)岁;患儿的年龄分布在30 d~8岁之间,平均为(5.0±1.8)岁。患儿每日排便次数为4~12次之间,平均为(7.5±2.1)次;B组接受的是的输液治疗,该组中男21例,女19例;病程为1~13 d,平均为(3.0±0.6)岁;患儿的年龄分布在30 d~7岁之间,平均为(4.5±0.6)岁。患儿每日排便次数为4~13次之间,平均为(8.5±0.9)次;C组接受的是口服药+输液结合的治疗方法,该组中男23例,女17例;病程为1~15 d,平均为(4.0±1.5)岁;患儿的年龄分布在30 d~9岁之间,平均为(4.5±2.5)岁。患儿每日排便次数为4~11次之间,平均为(6.9±1.5)次。经过统计学分析处理后证实,3组患儿的一般资料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患者采取的是药物口服治疗,药物为思密达、必奇等,需要令患儿在两餐间保持空腹并用水调配后服用。在口服药物治疗中,对于便血的患儿还可以加服一些抗生素类的药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的使用需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要求并合理搭配饮食[2]。B组患者采用的是静脉输液治疗,对于伴有严重脱水的患儿实施液盐补充以达到平衡患者体内电解质的作用,对于扎针需要注意找准静脉,温柔、规范的操作;C组患儿采用的是复合疗法,即药物口服和静脉输液相结合的方法,口服的药物主要也是思密达、必奇等,有呕吐、腹胀的患儿可以适当的口服吗丁啉等药物进行止吐[3],而静脉输液采用的是的生理盐水以平衡电解质,对于伴有发热的患儿则加用头孢抗生素类的药物。所有口服药物均以3次/d的剂量服用,具体每次的药量则西药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而定。

1.3 临床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在该次研究中主要观察的临床指标主要为治疗的有效率以及致病的相关因素。具体的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无效3个等级[4]。治愈的标准为:大便次数、性状,大便检查及食欲均恢复正常;无呕吐、腹痛等现象。显效的标准为:大便次数和性状明显的减少接近正常,食欲基本好转,一呕吐、腹痛情况也趋于消失。无效:临床症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大便性状及次数并未显著减少。该研究中,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n(%)]检验方法采用的是χ2检验,P<0.05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腹泻原因

    经过统计,患儿腹泻原因以非感染性为主(67.5%),在非感染性因素中食物引起的腹泻居多(39.1%);而感染因素占到了总数的32.5%,在感染性因素中轮状病毒感染原因造成的居多(占到了总数的25.0%)。具体情况可见表1。

2.2 治疗的效果

    经过治疗,A组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2.0%,B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0%,C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0%,3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从治愈率上看,C组则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3组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愈率显著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腹泻属于儿科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的症状包括大便次数频繁及性状呈呈稀水状,同时有些患者还会伴有呕吐、发烧、腹痛等症状。小儿腹泻的病因比较复杂,但是该次研究及相关研究均证实了导致小儿腹泻病发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非感染性质的食物性腹泻,一般由喂养不当造成。很多时候这类情况导致的腹泻都是因为过早的喂哺及过量的喂哺脂肪类、淀粉类食物所造成的。也有的是因为突然断奶或者是突然改变了小儿食物的品种等引发小儿腹泻的病发。此外有报道证实[5]在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腹泻中气候及空气变化的原因占到了60%,这主要是因为气候及空气的变化也很有可能造成小儿肠道的蠕动增加,而使得胃酸及消化酶分泌量减少,这样也很有可能会导致腹泻。②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具体引发小儿肠道感染的病原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主要为轮状病毒)等。研究证实[8],在感染性因素中,轮状病毒造成的小儿腹泻占到了75%以上,这与该次研究的结果是基本一致的(该次研究中,39例感染造成的患儿中有30例患儿为轮状病毒感染)。因为小儿消化系统并没有发育成熟,在出现病原感染后很难进行较为有效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肠胃一般就很难对食物进行有效的吸收,很容易导致腹泻情况的出现。在临床上,小儿腹泻的治疗中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为口服药物与静脉输液联合治疗的方法[6],在该次研究中接受口服药物与静脉输液联合治疗的C组患儿其治愈率达到了75.0%,要显著的高于单纯采用口服药物的A组与单纯采用静脉输液治疗的B组(P<0.05)。但是也可以看出,单纯采用口服药物治疗其本身的治疗有效率还是有一定保证的(92%),而口服思密达等药物不但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其医疗价格较低、实用性方面更具优势。当然对于小儿腹泻的提早预防更为重要,作为家长要是时刻保持婴幼儿的卫生及饮食安全,注意防寒、防冻[7-8]。

    综上所述,小儿腹泻其最为主要的致病原因包括了非感染因素中的食物因素和感染性因素中的轮状病毒感染,因此针对小儿食物卫生及轮状病毒的防治是有效预防小儿腹泻病发的有效途径。而为了更好的实现小儿腹泻更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上经常采用的口服+输液治疗的方式是更为值得推广的。

[参考文献]

[1] 张静. 小儿腹泻的临床病因分析及其治疗原则[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7):41-42.

[2] 窦爱燕,董艳清. 小儿腹泻的病因探讨和中西医结合治疗[J]. 中国实用医药,2014(8):132-133.

[3] 孟瑞锋. 125例小儿腹泻原因分析及临床治疗方法[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3):78-79.

[4] 李敏. 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28):381.

[5] 刘宏平.小儿腹泻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33.

[6] 寇果. 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分析[J]. 北方药学,2017 (4):41.

[7] 李月萍. 探讨小儿腹泻的致病因素及其临床治疗意义[J]. 中国实用医药,2017(3):149-150.

[8] 董威. 探讨小儿腹泻的致病因素及其临床治疗意义[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72):93.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