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医学论文

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

1.临床实习前强化训练的重要性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实习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医学生的培养质量,也关系到医学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出台了《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对临床实习医生和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时,如何在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快速适应医院的各种环境;如何加强临床思维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快速胜任实习医生的工作,是所有医学教育者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通过实习思想教育、医院工作制度学习和临床技能的强化培训,尽快熟悉医院的实习工作环境,实现从医学生到临床实习医生的角色转变。

2.实习前强化训练的基本内容

过去,实习前的强化训练主要包括病史采集、体检、临床基本操作等,而忽视了临床沟通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但是,合格的临床实习医生通过病史采集、体检和临床基本穿刺发现患者的病情,应具备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判断,正确治疗。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医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对人体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有了纵向的认识。进入临床实习后,需要将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纵横交叉,整合综合应用。这个过程就是临床思维能力[1]。临床技能操作、诊断能力、治疗能力、临床辅助检查能力是医学生临床技能水平的具体体现。

3.我院实习前强化训练的现状

湖北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多年来开展实习前强化培训,但过去主要从事理论教学和基本技能培训,主要从事完整的大病历书写、外科无菌技术和外科基本操作培训[2]。通过理论知识的加强和技能操作的反复训练,学生基本上可以满足准实习生的要求。然而,由于学生在此期间的心理松懈态度,强化训练往往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参与性不强,导致效果差。近年来,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实习计划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强化训练时间不断缩短,效果逐渐减弱。进入临床实习后,从实习医院反馈的信息来看,很多学生很难掌握实习操作,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因此,迫切需要对当前实习前的强化训练进行相应的改革。

4.实习前加强训练方法和内容的改革

针对这种普遍情况,我们从2009年4月开始改革医学生实习前强化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通过在实习前强化训练中引入标准患者,注重加强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标准系统的体检,让学生从接待患者到处置患者,体验医生的全过程。标准化患者评估,学生可以在评估过程中,通过询问病史、系统体检、简单诊断分析、医患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系统培训,完全模拟医院治疗过程,也可以让学生提前熟悉医院环节,缩短从简单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的不适应期。最后,强化训练结束后,我们将组织老师对每个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考核,只有通过考试的学生才能顺利进入临床实习。同时,在学生进入实习之前,我们还对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进行了强化训练,并运用编写的PBL/CBL教案,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能够打破理论教学的学科界限,系统地结合模拟教学。这样,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就能体会到做一名合格医生的基本要求。当然,我们仍然重视病史采集、体检、临床基本操作等现行临床技能的培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操作能力。通过几次系统的教学,学生可以熟练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收集病史,进行系统的体检,对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心电图和X线进行基本的研究和判断,从而对疾病进行初步的诊断和分析。

5.今后需要完善的工作

通过初步选拔,选择具有丰富实习教学经验的教师,加强培训,丰富培训教师队伍,整合基本培训内容,统一教师要求,体检技术必须标准,手术基本操作必须严格。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将改进以往只注重理论知识培训的方式,组织教师修订实习前强化培训大纲,使实习前强化培训正式纳入常规教学计划,避免临时抱佛脚。同时,我们将按照分系统教学模式编制4-5个PBL/CBL教案,建立系统规范的考核体系,建立实习前强化的培训标准,把握关键环节,重点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进入临床实习时,医学生要面对从医学生到准医务工作者的转变。通过实习前对临床医学基本技能和诊疗技术的强化训练,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实践之初就有了更熟练的技能和自信。大多数学生可以以乐观的态度进入临床实习,从而快速进入实习角色[3]。避免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张不开嘴,动不了手”的尴尬局面。这显著缩短了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的适应期,帮助他们克服进入临床实习后的恐惧和困惑,避免了许多不良的心理反应,建立了良好的自信。因此,强化培训是促进医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尽快适应医疗环境,保证实习教学质量,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优势的有效教学手段。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