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医学论文

重症监护科采用分组、分层次的护理管理形式

重症监护医学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患者为急危重症,发展迅速,护理工作难度大。患者需要24小时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对一些体征异常的患者需要有针对性的治疗,因此其护理管理非常重要[1]。本研究分析了重症监护管理措施,探讨了分组分级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荆门市中医院重症监护人员28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14)与参照组(n=14)。平均年龄为23~47岁(35.29岁)±5.33岁;平均工作时间1~22年(11.699年)±3.08)年。参照组年龄23~48岁(35.32岁)±5.35岁;平均工作时间1~21年(11.655)±3.03)年。50例重症医学病人分为2组,每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41.06±9.38岁,ICU观察时间3~27d,平均(15.84)±3.79)d;参照组男14例,女11例,18~64岁,平均年龄(41.09±9.41岁,ICU观察时间3~26d,平均(15.81)±3.75)d。2组护理人员和患者基本信息没有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参照组管理措施为常规护理管理,按照医院重症监护管理方案开展临床护理工作,严格规范护理人员工作流程。试验组分组分级管理模式:①小组管理模式将所有护理人员分为若干小组,包括:整体护理小组,选择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对重症医学患者进行及时护理,以沟通协调能力强的护理人员为组长,统一部署小组护理人员[2]。药品配送和办公小组包括护理文件和药品配置较强的护理人员。其主要工作内容是按照医生的建议准备、给药和治疗药物,并撰写临床护理文件。设备管理小组,由于重症监护室设备和材料较多,由专门护理人员管理,长期护理人员或护理人员对部门内部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确保部门内耗材供应[3]。护理教学组由主管护士长、护士长组长组成,并纳入具有一定教学科研能力的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主要针对新护理人员进行培训。②分层管理模式,将所有护理人员分为四层,分别为A、B、C、D,其中,A级为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和护士长,主要工作是部署其他护理人员,在专业临床领域实施指导;B级为主管护理人员或10年以上护理人员,主要解决其他护理工作中的难题,做好临床突发事件;C级为3~10年护理人员,临床护理人员最多,负责临床护理工作,可配合临床医生开展护理工作;D级为护理工作时间不足3年的低年资护理人员,在上级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临床护理工作[4]。

1.3观察指标评价

2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整体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件、沟通、检查护理、护理合作等。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工作质量水平越高[5]。用自制问卷评估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满分10分。≥8分为满意;6~7分为一般;6分为不满意。

1.4统计方法

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平均x为基础±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数数据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2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比较

基础护理、整体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件、沟通、检查护理、护理合作评分均高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见表1。05)。

2.2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患者护理满意度(96.00%)高于参考组(76.00%),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见表2。05)。

3讨论

重症医学科患者病情严重,病情变化迅速,进展迅速。他们需要进行全面的护理工作。他们不仅需要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和整体护理,还需要面对各种紧急情况,临床护理管理难度较大。本研究对重症监护医学科的护理管理实行分组、分级管理。结果表明,基础护理、整体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件、沟通、检查护理、护理合作评分均高于参考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考组(P<0.05)。分组、分级护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形式,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和责任感,将其分为不同的小组,从而将其工作落实到各个岗位,从而完善临床护理管理。同时,通过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年限,将护理人员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相应的护理工作,有序开展临床护理服务。分组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充分考虑了每个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使其管理模式更加有针对性和科学,保证了重症监护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综上所述,重症监护科采用分组、分层次的护理管理形式,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显著提高,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