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医学论文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胸痛患者的抢救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选取84例急诊胸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计算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试验组,男25例,女17例;20岁~平均年龄(45.0岁)±2.5岁;发病时间0.5~平均发病时间为5.0h±0.5)h;疾病类型:心绞痛10例,急性心肌梗死8例,心肌炎8例,夹层动脉瘤3例,自发性气胸8例,其他5例。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23岁~平均年龄为45.31岁±2.3岁;发病时间0.5~平均发病时间为5.5±0.5)h;疾病类型:心绞痛9例,急性心肌梗死9例,心肌炎9例,夹层动脉瘤4例,自发性气胸7例,其他4例。两组基线数据没有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流程,护理人员带领家属排队挂号,简单分诊后进行抢救。实验组优化护理流程:(1)所有主治医师和护理人员参加培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服务技术;定期开展模拟急救培训,提高综合护理能力;制定急救流程和管理制度,规范急诊操作。(2)优化分诊。护理人员接到出诊通知后,2分钟内出诊,联系家属,了解患者病情,指导家属帮助患者采取正确姿势,告知患者不要慌张,尽快完成接待;告知科室医护人员患者当前状态,做好急救准备,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判断,评估严重程度。(3)为危重患者开辟绿色通道,采取对症治疗,如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生命体征监测、绝对卧床吸氧、肺栓塞患者平躺、保持气道通畅等,请专家咨询。对于诊断不清楚的患者,直接送放射科检查[3]。

1.3观察指标

(1)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2)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平均住院时间[4];(3)不良事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的发生率[5]。

1.4数据分析

选择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数据用%表示,组间比较行卡方检验,计量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抢救成功率为95.24%,护理满意度为92.86%,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76.19%,护理满意度为69.05%。(P<0.05)。

2.2两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试验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2.3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比较

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为19.05%,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体现。由于胸痛病谱广泛,且多为危重病,需要提高急诊科的治疗和护理水平,优化急诊科的护理流程,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6]。常规急诊护理过程注重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应用。在实际接待过程中,存在分工不明确、工作效率低、科室间沟通不畅等问题。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要求护理人员尽量缩短准备时间,为患者赢得最佳治疗机会。此外,大多数胸痛患者经常感到恐惧和濒死,不良情绪会加速疾病的进展,并对疾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于这类患者,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安慰[7-8]。优化护理流程,对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胸痛患者的识别能力,增强对此类疾病的预见性,制定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节省急救时间。例如,在医院急救中,医务人员可以在车内联系家属,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当前症状,指导家属进行家庭急救,到达后快速完成心电检查,对疾病做出初步判断,以便到达医院后最短时间内完成急救[9-10]。实行首诊负责制,使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达到预期目标,提高护理质量。结果表明,试验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24%、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与涂林等[11]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最大优点是有效节省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改善疾病预后,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有些胸痛患者不乐观,但家属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容易产生焦虑,面对医务人员过度行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减少排队登记和分诊时间,缓解家庭焦虑,有利于家庭理解和支持,减少医疗纠纷[12]。综上所述,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胸痛患者的抢救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广泛推广。


热门期刊